发展添活力 企业增动力

 人参与 | 时间:2024-03-28 22:26:48

  本报记者 王卢莎

  核心提示

  丹东市委、发展市政府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添活全面深化改革”,力企同事姐姐爱上我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丹东振兴发展全局的业增“一号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动力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添活创新体制机制、力企狠抓工作落实,业增全力打造“办事方便、动力法治良好、发展成本竞争力强、添活生态宜居”的力企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业增丹东市发力打造“痛快办事”营商环境。动力截至目前,“沿海六市通办”40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容缺受理1731项,“一件事一次办”125项。政企直通车对接企业14.3万余户,配备“公共管家”729名,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8%。

  政府优环境不遗余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同事姐姐爱上我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泉工业园区的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采访,公司副主裁、总经理李宏一再向记者强调一个词:“丹东速度”。

  “53天!当年的哈曼(丹东)项目,从开始洽谈到完成签约,只用了短短53天时间。”李宏告诉记者,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丹东市多年来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2010年,哈曼落户丹东,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主要业务覆盖汽车音响、专业音响以及世界顶级灯光品牌制造,员工达1000余人,其客户包括宝马、奔驰、现代起亚、丰田等知名汽车品牌,同时,公司还为世界各地大型活动场所、歌剧院、电影院等提供专业音响设备。

  如今,这种“痛快办事”的“丹东速度”已延续到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中。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哈曼公司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全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地等方面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同时,他们还为企业申请资金补贴及各项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产业升级。

  今年1月至2月,哈曼公司产值突破3.38亿元。2021年至2026年,哈曼丹东工厂计划投资3200万美元,引进6条世界顶尖水平的汽车音响扬声器生产线。公司新引进的生产线配备高精度、高智能化的自动化设备,完成产品分装、组装工艺,并配备专业声学检测系统,对生产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性能检测,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哈曼生产制造基地。

  更暖心的惠企服务、更精准的政策帮扶、更硬核的权益保护……经过丹东市上下不懈努力,营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丹东振兴、营商先行”理念成为普遍共识,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等一系列优化服务举措,让企业群众深切感受到在丹东办事的方便快捷,获得感明显提升。

  综合优质的政策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轻装上阵的成长环境,齐心创业的工作环境,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丹东市全力打造资金流入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企业谋发展心无旁骛

  近年来,丹东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降低公用事业收费与物流成本、出台惠企奖补政策,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涌现出一批“专新特精”高成长企业。与此同时,丹东市努力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和幸福宜居城市,使丹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对人才、投资等要素的吸引力。

  2021年12月,丹东通达电力电器设备开关厂负责人卢俊峰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楼房镇投资建厂。从厂房选址、买卖谈判到过户取得新房证,楼房镇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参与。为了让该厂办证手续一次过关,楼房镇采取模拟审批工作模式,提前掌握各个环节程序和要件,派专人跟进。今年1月6日,所有手续只用了20天就都办理完结,这让他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丹东市用“金牌服务”打造“金字招牌”,用“权力瘦身”推进“服务健身”,用“刚性治理”优化“项目生态”,用“城市品质”激发“投资兴致”。

  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落户振安区楼房镇10年,企业年产值从20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8000万元。“企业能够顺利壮大,得益于楼房镇的大力扶持。从土地手续、建厂房,到招工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接,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企业负责人王权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个天津销售商,听他说楼房镇的营商环境好,先后几次前来调研。2021年,这个销售商决定在楼房镇投资,建了一个蜡烛制品厂。目前,企业手续已基本办完,1000万元投资也已到位。

  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坚定了在丹东发展的信心。2021年,哈曼公司销售额约2亿美元,纳税达1亿元人民币。“丹东市在营商环境方面为公司提供了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安心扎下根来。”李宏感激地说。

  群众享便利感受幸福

  丹东市围绕打造“痛快办事”的文化,从教育引导、能力提升、舆论氛围、制度规范、机制创新和监督问责等方面持续发力,“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丹东形象”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完善登记流程,压缩办件时限。1月,抵押登记不再收取房屋土地价格评估报告或价格认定书,有效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办理抵押权登记的时间及成本;3月,将抵押权首次登记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更正登记及金融联办平台受理的抵押权首次登记均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在此基础上,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落实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制度,在办事大厅和网站公示办事流程、办事指南、收费标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等举措,做到办事流程简单易懂、提供材料清楚、收费标准公开;为有需求企业、群众提供证书邮寄服务;采取实名制领号、增加办理窗口、干部值班巡检等方式,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群众效能。

  “十一”假期刚过,丹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窗口成立之初只有8名员工,现在已经服务群众5万多次。今年,这个窗口被列入“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在丹东百姓心中,这里更是解“急难愁盼”,治“疑难杂症”的兜底窗口。

  丹东市在全省首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历史遗留问题、应该办但有政策瓶颈的个案,规范程序特事特办,将应该办但有政策瓶颈的共性问题创新机制解决。遵循这样的思路,丹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追求新突破。

  如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全市38个县级以上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广,已提供服务8万余人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800余个。与此同时,“首问负责制”“以函代证”“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等制度在实践中普遍应用,1732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248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近年来,丹东市强化数字赋能,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2%,“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9.6%,平均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1.5%,“即来即办”业务达到44.1%,125个联办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全国首个5G智慧办税服务厅、东北首家“无人警局”、24小时在线社保自助服务、115个高频事项上线“辽事通”等举措,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成为新常态。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丹东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顶: 3踩: 1